《中国文化导读》一书据说由“两岸学术精英历时五年合力编撰”而成,是“系统完备深入浅出的中国文化基础读本”。
《中国文化导读》一书不是为了重温往昔中国文化的灿烂辉煌,甚至也不是为了从中发现幽暗意识或者民主因子,而是为了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慰藉处在时代剧烈变迁之中的心灵。该书顾问之一郑培凯先生曾说过下面这段话:“我们创设中国文化科目,不拟大声疾呼,只想轻轻告诉大家:中国的传统不但有灿烂辉煌的往昔,有秦时明月汉时关,唐太宗的旌旗,成吉思汗的大纛。还有对自然的观照,看到池塘生春草,细雨鱼儿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古道西风瘦马,杏花春雨江南。更有对人生处境的深刻体会,知道上善若水,否极泰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懂得旖旎缠绵的情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本书《中国文化的启示》一文)
在《中国文化导读》一书中,文学、艺术、思想以及器物,比如各家思想及其流变形态,诗词曲剧小说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园林艺术,占去了三十个“文化项目”的大半。文学、艺术、思想固然有时代性,但也能超越时空使得后人在其面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与古人莫逆于心,心心相印。
当然,文化不只是文本——文本是死的东西,因而“学文化”不只是阅读观赏把玩,而只有在人生中、在自然中去体认、去呼应,才能说是真正的文化中人。文化本来就是血液、是生命,而不是脱离肉身的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