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从三家分晋开始到天下归秦而结束,这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让历史爱好者或神往,或惋惜的事件和人物,我觉得可以提炼出以下四个关键词:变革、战略、战争、人物。
变革。战国时期,最终决定各个国家甚至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事件,应该是各国的变法和改革。在国家混战,凭实力说话的年代,贤明的君王,在时代的推动下,无不谋求通过变革增强国家实力。变革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象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等对国家政治经济进行的全方位、根本性的变革,二是象赵武灵王、齐威王、燕昭王在军事或求贤用人等某个领域所推行的变革措施。变革的深入程度不同,也决定了对后世影响力的差异。李悝、吴起在魏国率先进行的改革,使得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军事强国,也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雄的国家。随后,齐威王重用邹忌、田忌、孙膑等人,并求策于四野,一时间国家出现了门庭若市的局面,齐威王的举措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改革,但因为政治清明,用人得当,短短十几年,齐国就摆脱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并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两次打败强大的“魏武卒”,齐魏争雄,齐国胜出,齐国成为一个实至名归的东方大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但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在军事上唯一可以和秦国相提并论的国家,而且,也奠定了抵御匈奴,保卫边境的军事基础。边陲小国的燕国,也发生了燕昭王筑“黄金台”求贤的变革,而且,效果非常明显,所谓“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最终改变秦国命运,也改变中国命运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虽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但出发点和归宿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军事和战争服务,让整个秦国成为一台对外的战争机器,从而为武力统一天下奠定基础。虽然,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图强,但为什么秦国最后能够一统天下?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单从变法来看,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最符合战国的时代精神,更重要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且一直坚持到秦朝的建立,法治化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君主时代人亡政息的通病,当然,这离不开秦国几代国王的胸怀和眼光。
战略。后世之所以将这段历史命名为战国,我想一定离不开战略和战争。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最大的对外战略当属“合纵”,“连横”。张仪、苏秦之所以能闲庭信步般的游说诸侯甚至一人能同时挂六国相印,这不仅仅是纵横家们出众的口才,最根本原因是各个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以及战略目标的不断变化。战国七雄,虽然从一开始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但能够完成天下一统的并非只有秦国一国,赵国、齐国、楚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然而,这些国家要么受困于内政,比如赵国,赵武灵王因未处理好继承问题,自己身遭不测外,也使得赵国落入李兑等政客之手,从而坐失在“合纵”中壮大自己的机会;要么,鼠目寸光,缺乏长远战略目标。战国时期,“天下一统,强者得之”这是一个必然的命题和历史趋势,谁看到这一点,主动向这一目标靠近,谁将最终受益。而齐国,曾经东方六国的老大,在秦相继免掉韩国、赵国后,仍然抱希望于两国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而无动于衷,最终难逃亡国命运。反观秦国,无论战略,还是谋略均技高一筹。从张仪的“连横”到范睢的“远交近攻”,再到李斯提出的“天下一统”,战略目标循序渐进,非常的清晰明确。在谋略上,战争、政治、外交三者配合的非常好,张仪、白起、范睢、尉僚这四张牌,秦国能够同时打,而赵国,除了廉颇、李牧以外,基本上无牌可打。战国四大名将,让人遗憾的是白起和廉颇,王翦和李牧之间虽然有正面接触,一较高下的机会,但是,秦国人还是剥夺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最终通过离间让赵国人自毁长城,对于廉颇、李牧确实有点窝囊和残忍,但历史就是这样的残酷,在大势面前,恨不得让老虎插上翅膀。
战争。春秋和战国,战争一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经过战国初期的兼并战争,许多春秋时期靠站队混饭吃的小国被战国七雄相继兼并,这期间的战争基本上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好说的。除此之外,比较有名的战争包括魏国称雄(吴起、庞涓相继成名)、齐魏争雄(孙膑成名)、燕国伐齐(乐毅、田单先后成名),赵国伐燕(廉颇最后的辉煌),以及秦灭六国的一系列战争(战国末期四大名将的舞台)。七雄并举的局面一旦形成,战争反而更加谨慎了,在各国之间差距不是非常大的情况下,或者说尚无实力进攻的前提下,只有韬光养晦,灵活外交,结交各国权臣,通过远交近攻,逐步形成对外战略包围,一旦条件成熟,统一天下的战争必将打响,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秦国,因此,在秦灭六国战争之前,战争很大程度上成了政治和外交的补充或延续。一旦战争打响,战争的结果必将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转折点。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不仅给孙庞斗智画上了句号,也使魏国称雄成为历史,而“围魏救赵”也入选了三十六计,并成为军事思想史上的教材。战国末期,不能说是白起的舞台,但是没有了战神,这个舞台至少会少一半的光辉,伊阙之战,黔中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无一不是战争史上的典范,水淹、火攻、不战而驱敌之兵等无一不是军事思想史上的丰碑。说白起是战神,是战争机器,是杀人恶魔都可以,但不能否认他的军事智慧。
人物。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面对战国历史,或许你可以说时势造英雄,但你却躲不开哪些主宰并改变这段历史的牛人们。最高层次的智慧和人才,当然是思想家。虽然,他们的故事拍成电影或连续剧很乏味,但最终主宰战国历史的还是他们,这就像尼采和希特勒的关系。战国时期虽然依然是百家争鸣,但最实用并被各国统治者采纳或利用的只能是法家、纵横家和兵家。各国改革其实都是法家思想的运用。儒家大师荀子的思想虽然当时没有市场,但他为秦国统一培养了一个李斯,一个韩非子,这两人都不是秦国人,但一个成为秦国的丞相,一个因为血统成为秦国的敌人,不同身份的两个人,从思想到行动,他们完美的阐释了法家的全部要义。其次,是励精图治且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如魏文侯、齐威王、赵武灵王、秦孝公、秦赢政等。君主制时代,一个国家没有人才不可怕,甚至没有好的律法和制度也不可怕,怕的就是君王的昏聩和无能。正如后来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所写“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事实上,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白起、吕不韦、李斯、郑国这些从根本上改变秦国命运的人,都不是秦国人,但秦国之所以能够强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国的很多国君胸怀天下,求贤如渴,任人唯才。反观战国末期的其他国家,正因为君王的昏庸无能,不但不能吸引人才,反而使人才外流,甚至杀害本国的人才,最著名的就是赵国。再次,就是商鞅、白起、张仪、苏秦、李斯这一级别的人物。有了他们,历史将很残酷,但也很精彩,没有他们,历史必将味同嚼蜡。最后,就是那些无改历史大势,但却属于偶像级的人物。如“战国四公子”、“战国四大刺客”、屈原等。他们的故事,或潇洒,或悲壮,但更大程度上他们仅仅是很好的艺术题材而已。至于象燕王喜、赵悼襄王、楚怀王、李兑、赵括等这些以自己的无能、贪婪和愚蠢,从另一个方向改变历史的人物,我实在不知道把他们归到何处?以上人物如果是红花,那么他们就只能做一片片肮脏的绿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