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为什么要忘掉彼得·林奇呢?

书评人:邓海勇 2010-10-30 16:27 赞[0] 收藏

刚看了某人的博客,貌似主人是沃伦巴菲特的FANS,这无可厚非,不过主人却突然冒出一句:把彼得林奇忘掉。并且说自己是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忘记的。

那意思明显是说彼得林奇和巴菲特不仅无法相比,而且对于学习巴菲特的投资者是有害的。

不知道那位博客主人看到的关于彼得林奇的投资观念是什么样的版本,亦或者只是道听途说?

不过,就我自己阅读过《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后的感受来讲,不仅不觉得彼得林奇和巴菲特的投资观点有什么冲突,甚至觉得他们在很多地方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1、他们都不喜欢市场的热点。在“我避而不买的股票”里,彼得列举的几类股票之中就有“热门行业的热门股”、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实际上,只不过说法不同,无论怎么称呼这些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成为市场热点,并且被高于内在价值交易的股票。相对于沃伦的价格低于价值说法,彼得更喜欢使用:没有被市场注意的、没有被分析师跟踪的、名字枯燥得像业务一样乏味甚至讨人厌的公司。实际上,我们不可能见到一家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交易的同时又是市场热点的股票!!

2、沃伦最有名的理论就是: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疯狂。彼得没有这样说过,不过,他切明确的说(见书中第297页):股市下跌是个极好的机会,买入你喜欢的股票。股价修正----华尔街对股价大幅下跌的定义---使十分优秀的公司股票变得十分廉价。其实,无论他们的说法表面上有多大的差别,“以比较合适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而这样的机会肯定是在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才会出现。”才是他们想表达的意思。

3、虽然彼得同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数量一度达到1400多种,不过,书中他几次强调,这样的结果不是他的本意,因为管理基金会是有很多限制而不得不这样做的。同时他也明确地讲到:作为个人投资者,只需要投资3~10只股票就可以了。而这不正是与沃伦集中持股的观点高度一致吗?

4、沃伦不止一次公开的说自己不会也不愿意预测股市的涨跌,更不会因为股票价格的波动来决定买卖手里的股票。其实,彼得的这本书就是以他自己根本没有预测到市场的暴跌开始的,书中更是不止一次的指出谁也不可能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暴跌。面对无法预测的市场走势,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去预测。同时他也说,“只是根据股价上涨,并不能说明你是对的;只是根据股价下跌,并不能说明你是错的”。很明显,两位大师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5、面对股票市场的疯狂,沃伦可以默默的继续坚持做自己能力范围圈以内的事情,绝对不碰高科技股、网络股。而彼得则是:公司有一个利基。我想,即使是在科网泡沫爆破之前,彼得也找不到一个拥有利基并值得买入的公司吧?

6、沃伦的几个引以为荣的投资标的有什么共同点?最近央视二套的采访里他自己给出了总结:他们都是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实际上,彼得也有类似的说法:(书中第129页)人们要不断购买公司的产品。

7、……

其实,越是读这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我就越觉得他和巴菲特很相近,甚至怀疑是不是他们两个在投资理念上有过交流和互相学习。

那么,为什么要忘掉彼得·林奇呢?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修订版)

作者:(美)林奇(Lynch,P.),(美)罗瑟查尔德(Rothchild,J.) 著,刘建位,徐晓杰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邓海勇
  • 个人名片 徐政龙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