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天坛占地273公顷,主要建筑只占整体布局的百分之,且各具特色,极富象征含义。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神坛,距今已有五百八十余年的历史,“天圆地方”、“天高地低”、“天玄地黄”等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念在这里无不一一得到体现。天坛建筑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天地坛按南京旧制建成,平面布局为南方北圆,主体建筑为大祀殿,大祀殿西南建有斋宫。明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天地分祀,在大祀殿南增建圜丘,专用于祭天,圜匠以北建神版殿(原名泰神殿,1538年改名为皇穹宇)。嘉靖二十一一年(1542年)大祀殿被拆除,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在大祀殿原址建成大享殿。大享殿为圆形三重檐攒尖建筑,坐落在三层石台之上。大享殿同圜丘对应,形l或天坛内主体建筑均为圆形并南北两坛对称分布的格局,两坛之间有圆形围墙包围着的重檐建筑皇穹宇,北高南低。长达360米的丹陛桥将两坛联接成统一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