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董桥生于一九四二年,福建晋江人,是一位风靡港台而渐被大陆所熟悉的香港散文家。曾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现任《苹果日报》社长。董桥深受中华文化之哺育,后较长时间旅居英伦,精读西方文化典籍,故淹贯博学,腹笥充盈,学识丰赡,在他身上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合璧交融,既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雅趣与智慧,又不乏英国绅士般的风趣和幽默。加之他对事理与现象的把握迥异于常人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故而从其睿智雅致的笔调中读到为我们所不熟悉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同样可以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感受,而且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
董桥的散文随手拾掇,皆成妙谛,意蕴丰富却不故作高深,而是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形象说话,犹如古代禅宗彻悟。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春来草自青。董桥的运思缀文正是这个路数。董桥善喻,读者须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往返寻绎,其距离之大令人惊异,而喻体本身的漂亮也着实让人痴迷。试看“著书立说境界有三:先是宛转回头,几许初恋之情怀;继而云鬟缭乱,别有风流上眼波;后来孤灯夜雨,相对尽在不言中。”《夜读浮想》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一喟三叹。他将人与书的关系比喻为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每一种类的书与每一类型的男女感情相衬,生动细腻,俏皮活泼,令人忍俊不禁。董桥散文情真意切,韵味隽永,如《给女儿的信》、《父亲加女儿等于回忆》等,其行文坦诚率真,毫无矫饰做作,正所谓行云流水,卷舒自如。凡此种种,无不闪烁着文人的情怀、学人的博识、书人的雅致、闲人的雍容。
内容简介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社会不断演进,语言不断发展,词汇因此也处于经常变动的状态之中;新词诞生,旧词消失,甚或旧词加紧生新意。眼看词汇步步丰富,步步充实,自然可喜;反之,一见词汇受到扭曲,变得累赘,难免忧心。
语言文字与时并进,新词汇,新唏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当可丰富语文的内涵。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之余,往往也会倾覆文化。文化认识的深浅雅俗,决定语文境界之高下清浊。确实如此。
语言太甜会失真,虚假。沉郁的悲情比淡淡的哀愁耐人寻味;哀愁而淡淡不如火辣的愤怒。哲学写得浅浅的很难算是哲理;浅浅的文笔露了发人深思的哲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