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再去谈王石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因为这有点像给大家介绍F4或者赵本山,容易吃力不讨好。”当陆新之在越洋电话里告诉我他写了一本关于王石的书时,我的脑袋里首先冒出来的竟是这句话——这是新之在本书“十年因缘话王石”中的一句话。
既然知道“危险”而又“吃力不讨好”,以新之这样神出鬼没的性格,居然还要“顶硬上”(粤语,硬着头皮干),亦可见此番“活儿”对他的吸引力之大了。
这种吸引力,在我看来大抵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王石自身的人格魅力;二是“王石现象”对转型中的中国企业的意义;三是来自新之的自信——十年接触下来,确实很难再找到一个比新之更熟悉王石的“媒体人”。
在新之眼中,“五十二岁的王石,如今已然是大情大性,有着一种其他商人少有的坦率。”此公“性格鲜明,风格明快,能言善辩,好出惊人之语,具有丰富的人格魅力”,“他管理企业标榜专业化透明度,率领万科由一个十几人的贸易公司,做成一个年销售额四五十亿,一年卖出一万多套住宅的房地产龙头企业,为此他屡屡获得各种企业家奖励……”
假如仅仅是“财富+曝光率”的话,那么王石大概还不足以令在金融媒体“混了十多年”的新之之流“兴奋莫名”。新之更在意的是,“作为万科的创始人、掌舵人,王石的很多带有创建性的工作其实已不仅是属于万科,而且属于整个地产界的。而入选2000年经济风云人物,他的一系列社会和商业活动,又使得王石的影响远远超出地产界。”
更不用说,“除了一个成功老到的商人角色外,他又是极限运动的爱好者,登雪山成就有目共睹。他也酷爱滑翔伞运动,是内地第一个在台湾玉山飞滑翔伞的人。他还是外国品牌手机在内地的形象代言人,出席财富论坛,在哈佛演讲,他的业余生活和职业生涯同样动人。”
在铺排了这么一堆溢美之词后,连我自己都差点相信新之会把这个男人写成“圣人”加“英雄”了。因此当我看到新之通过电邮发来的文章片断后,不禁松了一口气:新之笔下的,完全不是我通过媒体报道所熟悉的那位“企业英雄”,而是另一个人——那个名字叫王石的非典型男人……
那个叫王石的男人18岁参军,尽管自己当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到了部队后却发觉自己“可能不大适合当兵,因为我爱出风头”。而在十多年后,这名“不合格”的前汽车兵又一次在自己创立的企业中找到了部队的感觉,以至于许多年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我日后到深圳创业也好,还是至今做的许多事情,我的部队生涯都给了我许多正面的有意义的帮助。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那个叫王石的男人在退伍后凭着自己的信念和一点小小的“狡黔”设计了一条“曲线救国”的上大学之路——选择最艰苦的锅炉大修工,因为这样被推荐上大学的可能性更高。
当如愿以偿进入大学后,那个叫王石的男人又不安本份了,“他并不喜欢入学的给排水专业,所以王石把很多时间花在自学的两门课上,一是英文,二是政治经济学。”二十年后,这个男人回忆道:“这两门课对我很重要。英文让我的信息量比别人多多了,当然今天能说英文的人、能通读英文的人太多了,那时候的情况不一样。我因为喜欢旅游就去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一些原版的英文杂志,其实那都是一些公开出版物,是很容易共享的资源。但我一和别人聊天,就发现自己知道的信息别人都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你就会觉得自己有优势,也很容易建立自信。”
后来他就凭着自学的外语基础,当上了广州外经贸委的英文编译。
1983年,33岁的王石从广州某机关下海,只身来到深圳组建万科公司,当时万科的原始资本为零。
从此,那个叫王石的男人将自己的生命与一个叫“万科”的公司紧紧绑在了一起,再也没有分开过。
在他的事业之初,那个叫王石的男人经历了一件有趣的事,后来他经常拿这事来说事儿,那就是“两条香烟行贿未遂”事件。
话说当时王石在做贸易生意,需要计划外车皮,为了搞到车皮,王石让一个小伙计,了解到了货运主任家里的门牌号是多少多少,就让他拿着两条烟送去。两小时之后,小伙计又提着烟回来了,就说他不收,王石摇头说,你啊赚钱不会,让你花钱也不会。
于是他亲自骑了自行车,带了两条烟,找到门牌号,到这个货运主任家,敲开门。然后就很不自然地把烟放到了桌子上,货运主任笑着说,是不是要车皮的?王石不好说是,也不好说不是……主任接着又发话了,他说这两条烟你拿回去,你想要车皮,你第二天来,我就给你办了——王石听他这样快人快语,反而就有点弄不清楚了,是不是嫌两条烟少,于是就不肯走,对方继续乐呵呵地说了,你是因为想要车皮找到我这个货运主任,你知不知道,我早就注意到你了。王石心中一愣,他早就注意到我了!
原来王石带着那些农民搬运工扛玉米引起了别人的注意。货运主任说,我发现这个民工队伍里怎么有一个城市人模样的人,在跟着一块扛。我就觉得奇怪,第一,我看你不像来劳改的呀,第二,你看着也不像干苦力的农民,货运主任就觉得王石这人很特别,“我觉得你这个人想干成事,我很想帮助你。但是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你,(正好)你找上门了。”
“这件事给王石一个启发,就是走正道也能做成事情”——在新之的文章里,这段故事最符合我所谓的“神话情结”:我几乎可以想象,有一天万科与王石都“功成名就”,这个故事还会被无数的职业经理、企业专家或什么的拿来教导后生晚辈,从而成为“万科神话”中的一个组成部份——我这么说并非批评,恰恰是因为我们的价值与伦理体系就是由一个个“神话”所建立起来的——既然有沃尔玛神话、有GE神话、有微软神话,为什么不应当有万科神话、有海尔神话、有华为、联想或者娃哈哈神话呢。
那个叫王石的男人这次当了一把神话的主角——但愿他因此更加接近伟大与不朽。
当然,他自己或许并不那么想,在万科网站的王石论坛里,有一句常年不变的主题语:
“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承认人生有许多虚假意义的人,更能寻找人生的信念。——哈维尔”
那个叫王石的男人在1995年尝到了什么叫生病的滋味。
“1995年,我的左腿开始剧烈疼痛,吃了止痛片都会半夜疼醒,医生诊断说我患了腰椎血管瘤,不能运动,否则很可能会瘫痪。我那时就想在瘫痪之前把没有做到的事情都实现,于是去了西藏,又结识了西藏登山队,才会有今天的我。”
“我用20年的时间创下了万科;用3年的时间登了11座雪山,这是我选择的生活态度,不断地向上,生命在高处。”
那个叫王石的男人又一次把自己搞成了传奇,这实在很可爱……
然而陆新之并不想把这本传记写成一部传奇或逸闻大全,尤其是当王石的名字前边多了个“万科”的时候。“万科的王石”或者说“万科与王石”又跟那个叫王石的男人有了些微妙而又关键的差异。
正因为如此,在读完全书后,我发觉自己竟然无法给这本书归类——它究竟是一个人的历程呢?还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是传记,还是企业史?
正如新之的一位朋友所描述的,在南方长大的陆新之,由于长期研习历史人文,在具备江南才子的传统文采和灵秀之气外,性格中还有着几分豪迈与洒脱。而多年财经记者与编辑的从业经历,又让他具备了系统的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在很多问题上能融纳众人观点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新之在书中系统性地分析了万科的成长过程——这里面包括王石管理思维的变化和成长,将那些普遍性的规律从富有独特气息的万科事件中提炼出来,明明白白地展示给读者。但他做得非常巧妙,在理性的思考同时,并没有忽略掉那些只属于万科只属于王石的感性信息。作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万科的故事,王石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并不是感情用事的罗列,而是对一种现代管理模式的思索——在我看来,这种思索对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显得尤其可贵。而新之在这本书中的实践,也同样为我们的媒体同行作出一个有益的典范:企业史原来可以这么写。
这篇唠唠叨叨文字也该结束了——那么,请打开书,剩下的就让那个名叫王石的男人自己告诉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