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教育,也是情感与人格教育。体现在高等教育上,意味着大学教育本身不仅是专业教育,也应包括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着眼全人教育,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旨在倡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致力于传授宽厚的知识、锻炼卓越的能力、培育全面的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并在坚定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调发挥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提出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国家政策、规划和国家指导意见,都揭示了通识与素质教育在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到本书所涉及的课程教学领域,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引导学生正视文化与社会问题并回应社会文化生活诉求,是当今世界高校提升影响力、竞争力以及高等学校积极“社会参与”(Civic Engagement)、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及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对他人生活的感同身受,更深刻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基于此,国内高校通识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都要顺应这样的社会要求和教育改革历史趋势,可以且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熏陶”和“促进社会发展”这两座桥梁,来体现这种“大学与文化”、“大学与社会”、“大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盟关系,紧跟上时代趋势。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实施了“大类培养”的招生和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目标是在扩展学科专业的广度上发力,不仅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学科基础、较强的交叉融合能力,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服务于社会的文化视野,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