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经理退休记》在叙事手法(一)
何乐辉:《马桶经理退休记》在叙事手法上“进行时”和人物对话不多,这倒方便引入与人物相关的历史、文化、民族、人种、语言文字等知识,这些知识对人物塑造和作品的完整性有何特别的意义和作用?
齐一民:
一种故事用一种适合于那种故事的叙事方法,这是我作为“语言敏感者”的优势。我在写《马桶经理退休记》那段时间刚读完英文版的狄更斯《双城记》,那种文体中有着英国人的蔫坏幽默和“贵族感”,Chris又正好是表面优雅其实骨子里挺坏的“英国绅士”,于是那本书中整体的语体就是“英国绅士体”了,它轻松白描慢慢道来——用漫不经心的节奏,其实叙述的是满满的勾心斗角和血雨腥风,它是四五年中千百个情节的压缩,每一段每一句话都有出处。叙事叙事,必须有事可叙,当情节足够多人物性格足够丰满的时候写好看小说并不难——你只要忠诚于故事中显露的人性的真实就行。
对话不多是因为使用的是高屋建瓴、故事回放感觉的叙事方法,从高空和过来者的视觉带着几分坐山观虎斗的心情看老少打架,写多了对话会影响浓缩味道,因此基本没有人物直接对话。
写《退休记》当然也要知识,里面的国际出口部工作部分本身就是不亲历者、不懂得国际公司重要部分运作的人无法想象和编造的,这也是“业余作家”歪打正着的强项——你在业内嘛。其实不止这部,《马桶三部曲》里的《美国总统牌马桶》也是天然的国际销售教材,写那种书既要懂管理学市场学也要有实战经历,生编编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