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乡村意识的觉醒 ——读朱启臻《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

书评人:魏延安 2020-02-20 22:29 赞[0] 收藏

  一度时期,在工业化、城市化为主导的语境下,乡村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甚至不仅显得不重要,还要在这种语境中变得自惭形秽,即乡村是落后的,农民的素质是低下的,如此等等。此情此景,就像一个养育了几双儿女的母亲,最后却成了家庭的累赘,而她自己也觉得是家庭的负担。然而,历史的事实却是,中国农村这个伟大的母亲,一手哺育了工业和城镇这两个日益魁梧的儿女,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更糟糕的是,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农村人也看不起农村人,多少农村人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故土,想在城市寻找新的家园,即使徘徊在城乡之间,依然踌躇不已,这又让人情何以堪!难道农村真的看不到前途与希望?难道农村真的要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趋于消亡?当然不是,事实上也不可能。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火种,自有其顽强之处,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力保绵延不绝。对于农村文明也一样,总有一批知识分子为其前途与命运奔走呼号。未来30年,至少还有4亿群体生活的乡村必须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节奏而复兴。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中国的乡村振兴道路注定是自己探索的路,没有可以复制的样板。对于乡村的价值,研究的人多了,挖掘的深了,价值也就不断显现出来。特别是那些持续的呐喊,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乡村的价值,这是值得欣喜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我与朱启臻老师自微博上相识已有8年,他的主要精力一直在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上,特别是近年,尤其注重乡村文明的研究及其内在价值的发掘,驰而不息,不厌其烦,孜孜不倦,终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其相关研究成果也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得到了体现。本书是其前期作品《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的进一步延伸,在提出乡村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乡村振兴如何体现乡村价值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乡村的普遍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的研究角度没有停留在被誉为乡村文化宝库的古村落上,而是对准最普通的村落。作者在研究中认为,乡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自卑导致的;乡村的复兴就是要把乡村的价值发掘出来,让包括农村人自己在内的更多的人明白,乡村自有的价值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乡村文化需要更好的传承;而乡村振兴就是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让乡村与城市有差异、可互补,这才是城乡融合的真谛,绝对不可以把城乡一体异化为城乡一个模样。

  本书经过梳理认为,乡村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包括生产、生态、生活、社会、文化与教化等六个方面,满足着村民们物质的、文化的、精神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乡村的衰败不是农民自愿选择的结果,大部分是制度与人为因素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要素的变化和结构失调,致使乡村运行体系能量衰减和价值失衡。但乡村根本上是农民的,乡村振兴要解决要素回归的问题,也需要国家政策制度的调整,但最重要的还是激发乡村自身的活力,增强农民的主体地位,让乡村价值体系的运转重回正常轨道,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各方面实现正向回归。

  本书集中剖析了一个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浙江义乌曾经的贫困山村何斯路村,通过对糯稻、米酒、明清民居等乡村自然、社会、文化等资源的整理,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管理学、美学、建筑学以及旅游、创意等视角发现乡村价值,再基于精而有特色的个性化思维,挖掘出糯稻种植——加工——销售、糯稻——糯米——米酒——销售、米酒——休闲——旅游等产业链,引进外部资源,培养乡村人才,吸引新乡贤返乡,激发农民群众创造活力,着力打造酒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让破落的穷山村成为集餐饮、住宿、休闲、会务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其成功的根本是充分挖掘了连村民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乡村价值,遵循乡村特点和规律进行建设,打造出了特色与亮点。事实上,村落能带来的文化价值远比想象中多,书中引用了一名学者的归纳,乡村有石路、台阶、坡道、桥梁、池塘、河道、井泉、沟渠、河埠、栏杆、堰坝、水口、村口、晒场、洗涤场、井台、庭院等200多个村落文化载体。

  本书对村落价值的论述,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很有启发,不是来自城市的分区规划而是基于村落为中心的合理布局更适合田园综合体的设计,耕作与生活的半径是一个基本考量点,近地、就地形而形成的微田园是基本立足点,而大面积的田园综合体已经超出村庄的概念,就必须按考虑交通与服务设施的配套,如单车、卫生区等。当前许多所谓田园综合体的误区恰恰在于,以村落为单元的,近地就近原则体现不够,田园风光与生产生活结合不紧密;而超出村庄范围的,又相应配套不足,游玩体验难以进行。

  乡村振兴规划中,民居是重要内容,本书基于农家院落的价值挖掘,认为保留农家院落是体现乡村价值的重要方面。院落既是生活区,也是生产区,还是文化活动区、社交区,房前屋后、种花种豆,是农家区别于城市居民住宅的重要特点,也是令城市人羡慕的重要乡村特色,在乡村建高楼绝对不是乡村振兴的标志。回想一下,有多少城市的孩子在乡下爷爷或是姥姥家院子的花坛和菜圃中留下了美好的成长记忆,而今天又有多少城市游客为此恋恋不舍和拍照留念,在乡村振兴中给农民留下院落是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举措。而再设想一下,如果农村也成为高楼大厦,再没有了鸡犬相闻、互相串门的熟人社会场景,乡土中国的特色也就失去了传承。

  对乡村价值的挖掘也在于从生产生活中挖掘更多不为人们关注的重要价值。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例,不仅仅换来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出,而且也产出了生活需要的燃料等副产品,还产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也蕴含着重要的人生价值,如种地好把式赢得的社会尊重并不比体育运动获奖带来的荣誉感差,今天在机械化大量替代体力劳动的时候,农业劳动又成为农民忆苦思甜的体验,引上小狗,带上孙子,挥起锄头,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是一种幸福的感受,无数这样的场景也在抖音、快手上成为热门的点赞视频。今天发展乡村民宿,很难想象没有院落的村庄和没有劳动体验的配套,其特色还在什么地方?!而善于挖掘乡村价值的地方,已经在农业生产场景的基础上推出了耕牛下田、采桑喂蚕、割稻打谷、新酒开坛等一系列农耕文化项目,强烈的仪式感和现场体验感,吸引了众多城市游客。据报道,在一个乡村旅游景点,一名身穿蓑衣、只做出渔翁撒网动作的农村老人,每天供游客照相的摆拍收入就十分可观,给劳动创造价值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文化下乡固然是重要路径,但对乡村既有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承是更重要的一面,特别是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发现培养不可或缺。不少村民在乡村文艺创作、文化组织、表演与主持、民乐演奏甚至是现代歌舞方面都有特殊的专长,可谓高手在民间。以前,农民的文化天赋缺少发现的载体和展示的舞台,短视频、直播的兴起,让一批乡土文化人才崭露头角,既能把唢呐锣鼓演出新花样,也能把广场舞跳出乡村风情,还有的农民直接成为网红,基于乡村场景的音乐会甚至是乡村音乐小镇也纷纷涌现。

  当然,本书也指出,尊重乡村价值,并不是要保留落后与陈旧,更不是越老的东西越好,而是要与时俱进。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的理念就值得提倡,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村是老村,房是老房,但有了水冲厕所、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和WIFI等现代设施,也可以引进酒吧、咖啡屋。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在孟德拉斯的《农民的终结》中也可以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就是实现了这样一轮乡村复兴。这也启发我们,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在土洋结合上下功夫,那些属于乡村固有价值的东西要保持土的本色,绝对不能丢;但那些适应休闲旅游需要的现代设施与服务必须要赶上,否则体验就不会好,谁今天还能忍受农家乐的旱厕?

  从本书的阅读中,可以看出作者鲜明的乡村本体意识和农民立场,也能读出一种应充分引起重视的忠告:任何不基于乡村价值的所谓乡村复兴,最后可能都会与乡村振兴的初衷背离,也不会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最终也不会实现振兴,这种忠告在一些地方兴起乡村振兴建设热潮之际,显得更有针对性。由此,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思考,乡村振兴,振兴什么,为什么而振兴,谁来振兴,振兴成什么模样,这对于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

  (二〇二〇年二月二日农历鼠年正月初九)

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

作者:朱启臻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魏延安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