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企业家不是职业经理人,这是《企业家》提醒的。要成为企业家,除过必须有的创新精神、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之外,学会管理也是一门基本功。优秀的企业家绝对不是诸葛亮式的事必亲躬,也不是职业经理人那样的细分专业管理,而是更偏向于战略的、宏观的领导。
《企业家》一书认为,用人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基本素养。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原先靠个人能力来奋斗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必须有更多的管理型人才加入到团队,分担作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企业家的管理任务。如果说优秀的企业家是一个优秀的帅才,则职业经理人就是将才,由企业家去发现和使用,完成企业某一个领域的管理任务。用人的同时必然带来分权,只有分权才能分担职责,权责才能对等。有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做不大,往往是受制于企业家个人管理“半径”的限制,原来事必亲躬式的管理无法再将企业带向更大的规模,就必须引入职业经理人,或者引入新的合伙人。
以今天暴风骤雨式成长的互联网企业为例,其成长的过程往往也体现为一个不断吸纳人才的过程,特别是不断引入管理人才的过程。以腾讯为例,初期创业的五个人走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转变角色,不再是初期的亲自上阵,更多的是运筹帷幄,也要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变化,作出思维上的调整,否则将难以持续。在腾讯上市前后发生的一系列调整中,外来管理人才被引入,特别是投融资管理人才被及时引入,而原来创业的老将有的就需要被调整,甚至要离开公司。
创新的管理不仅仅是促进自己企业的成长保障,也是可以滋养其他企业改善管理的优良药方。像稻盛和夫总结的“阿米巴”模式,不仅推动京瓷企业迅速发展,也为更多的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现成的模板。今天,已经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引入了“阿米巴”模式,各企业内部培养了大批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的产品小组,而企业却逐渐演化为一个平台。
优秀的企业家还需要学会思考,谋划未来,这是只有企业家才能担负的重任,只有他自己才能亲身感受作为企业主要领导者的时代使命与未来方位。所以,好多的企业家会去参加管理类的学习进修,会参加各类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活动,会广泛交接各类业界的精英,就是为了捕捉发展的趋势,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时代的节奏,并适宜地调整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在阿里巴巴的创办过程中,马云提出让公司存活99年的梦想,后来又修改为存活102年,并为这个公司设计了理念与使命。马云在各个场合活跃着,经常有经典的甚至是雷人的演讲,体现着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战略思考,而且往往善于观察未来的趋势。如他虽然不懂大数据,但却提前布局了阿里云;他也不是物流专家,却推出菜鸟网络;也不是三农学者,却想让电商改变农村。
与拿着高薪的职业经理人相比,企业家有着更多的历史使命感,也有着面向未来的紧迫感,所以他们始终思考着将来的可能性问题,也在敏锐地捕捉有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蛛丝马迹,及时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可能其他人还无法看明白的一些设想与建议,提前占据在将来某个时候的市场主动。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则企业的发展可能停滞,或者这个企业家自己就需要考虑退出企业的执宰者位置。
当然,要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也需要一个企业家逐步成长的过程。如《企业家》所说,在创业的初期,企业家更多需要的是敏锐的眼光和超强的个人能力再加上敢于冒险的精神;等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就要考验开拓精神和组织能力,确保不停滞,也能腾出更多的日常管理精力,思考更重要的问题;等企业成熟和市场饱和,就是看有没有特殊的“整顿”能力,破除陈规旧习,鼓励创新,引进新人,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要防止居功自傲,防止小富既满,防止停滞不前。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