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米和梅纹
细米。米,普遍的食物,普遍的东西,就像一个人一样,普通的。细,瘦小,偏穷;也可以说是细长的,这种细长的米更好吃,更香。杜细米,独细米,可以指:特殊的,也可以理解成可怜的。杜细米,从个体的独到普遍的不独,从个人到社会。
梅纹。美纹,美丽的纹络,意喻装饰的漂亮。此文从雕刻(讽刺深刻的理念)到人的成长吸收养分、受到的影响以及变化的程度视为纹。梅纹也可以理解成“没纹”,即没有纹络,意喻主体感受不到或客体尚未看到爱的痕迹。
曹文轩把深刻视为狗。
此文主线起始部分也是以雕刻为描述的主体,把雕刻艺术描绘的深刻,细米和梅纹好不容易创作的作品拿到县里去参展却被无情的、因为是孩子的作品,丢到参展的垃圾里,视为对深刻的不屑。
其次,文中描述了野牛的性情以及细米的危险驾驭过程,视为对自然的、原始的的态度,不要怕,胆子大,人一定会骑到牛背上的。表达了原始的野蛮本质和纯真的稀缺,一般人不敢甚至畏惧、放弃;而细米在旁人,特别是梅纹的存在,以及鼓噪下,细米最终征服了最野蛮的牛,虽然自己被从牛背上抛下来掉到河里,当然,也不可能永远骑在牛背上。引申为对大自然征服需要一点无知的存在。
最后,间接描述梅纹个人经历对细米的影响。这也就是雕刻的成果部分,梅纹的帮助和指导,梅纹存在对细米的影响都是直接的。作者把故事置入上世纪知青下乡的背景里,从偶然到必然、从时空的绝对隔离到彼此的融合或影响,配以深刻的人物细节描述,似流水的时间与无声无息的成长之中。假如不去思考,貌似不存在;假如去思考,似乎又无权无责。
作者的描述是深刻的,作者的意图是讽刺“深刻”的社会假象和无意义的所谓“深刻”或过犹不及的“深刻”。这也许是作者面向青少年的爱的过程中所体会的“过度”对青少年的不宜?结合文中的描述,一是对儿童天性的“支持”;二是对专业者对儿童天性的专业、一对一“指导”的默许,甚至是赞扬。
文中也用细腻的笔触把纯真的友情描述的现实而真切,虽然不乏文艺手法的“夸张”,但是,增加了艺术的活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文中对乡村的描述也很精彩,淳朴的民风民俗、乡间俚语不乏精准的理解,农村中的文化积淀既有粗俗的一面,也有自然纯朴的一面,给人一种止跌自由的释放。
一个农村孩子杜细米受到纯净美丽城市女孩梅纹影响的一段成长旅程。个体自由被社会化的各种非议和障碍,与烦恼交织在一起,塑造了一个少年的性格。再美好的,也许可以拥有,也许不能拥有,路还必须自己走,现实。
「原创作品、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