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互联网是创业的风口的话,则电商创业绝对在互联网创业的风口浪尖上,生鲜电商又可谓电商创业的翘楚,市场空间巨大(4万亿之巨)、渗透率又低(1%左右)、复购率极高(每天都得吃),何不为?放在前几年,生鲜电商吸引个几百万几千万的投资已经算是新闻,而2014年下半年开始,一切似乎全变了,不管内行还是外行,不管风投还是私募,几乎步调一致地投向了生鲜电商这最后的电商蓝海:中粮我买网2014年8月1亿美元的了轮融资似乎吹响了行业加速投资的进行曲;2015年1月,前搜狐联席总裁王昕获3亿元融资,创办生鲜电商网站春播;2015年4月,由华为荣耀前总裁刘江峰创办的生鲜电商Dmall获得1亿美元天使轮投资,再次创下创业融资的天价;2015年5月天天果园方面公布信息,京东领投新一轮7000万美元融资;等等。在这样火热的生鲜电商浪潮中,一批创业者也积极加入了生鲜电商的行列,憧憬着梦想万一实现的时刻。然而,再伟大的梦想也需要可行的路径去实现,否则极有可能让梦想迅速成为幻想甚至是空想。现实的数据似乎也回答出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有关方面的数据,4000家生鲜电商竟然盈利的只有1%。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看看那些失败了的生鲜电商案例,对后来者无疑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刚好,《创业小败局:创业公司长演不衰的21种经典死法:案例集》剖析了三个失败的生鲜案例:一个初创的水果电商,一个重资产模式的有机食材O2O电商,一个从零售扩展到生鲜的食品电商。这几个案例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因素,认真读来,启示不少。
第一个案例:水果电商“果仔快跑”是如何“瘸”的
这个案例的贡献者是90后创业者,他们敏锐地发现了校园水果市场的潜在空间,不仅消费量大而且高度集中于女生宿舍,理论上具备低成本、高订单率的特点。但经过一番精心筹备之后的试水发现,市场反应很差,订单寥寥无几,首批进货损耗惊人,品味差异导致评价不高,后续投资难以跟进,终于没有了进一步改进模式的机会,迅速倒下。
看了创业者的讲述,发现有几个重要失误:
1、前期市场推广的失误。仅仅以为有几个微博大V帮忙推广,似乎已经市场知晓度较高,实际上目标客户——那些宿舍的女生们知道者并不多,所以前期市场很难打开。而靠口碑营销,品控又没有做到极致,要实现规模客户短期无望。所以,定位目标客户是一个重要问题,而找到目标客户是更重要的问题。在社交媒体中,微博是弱关系,传播面广但精确度差,而转化率就更低,向宿舍的女生们做推广,用微博还不如用校园的BBS,也不如用微信扫码(当然案例发生的2013年微信可能还没有那么普及),甚至不如发传单做地推。
2、产品质量控制的失误。创业团队中竟然没有懂水果的人,不会挑水果,这是极其重要的致命伤。水果卖的可不就是一口水,品味不好绝对是不行的,再如何好的模式也没有用。在这个问题上栽过跟头的生鲜电商可谓前仆后继,到后来基本明白了这个道理。
3、产业链根本没有。水果电商绝对不是从批发市场买回来重新拼装那么简单,以什么样的价格进货,进多少,在冷库如何存放,全部都是现实的问题,而且冷藏更复杂到要因品种而异,绝对是行业的公认难题。一个初创团队哪来这样的实力与能力,等于水果供应完全受制于人,这与电商要求的产品做到极致相差甚远。
当然,创业团队也意识到与消费量较大的企业做或许更经济,即从B2C转向B2B(或者说大C小B),这也是目前生鲜电商新兴的一个模式,当下的一亩田、链农、大厨等生鲜电商干的都是这个事。但这种模式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无疑有十分高的要求,基本属于有钱人的游戏,初创者也只有望洋兴叹了。
第二个案例:跳起来摘桃子却踉跄跌倒的“西米网”
西米的案例至今还是听人谈起,毕竟其曾经在京城风光一时,而后来出人意料的倒下也让大家惋惜不已。西米对细分市场的定位无疑是准确的,在办公室的白领中,有一批爱吃零售的女孩子。所以,他们打造“办公室零食”的概念,将200多种零食聚合后再小盒、小包分装出售,迅速赢得了市场。然而,随着销售规模扩大,产业链的问题日益成为瓶颈,原料的采购能力、仓储能力、配送能力都成为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但如何解决却有若干路径可选。可惜的是,西米选择了自建仓储和物流,同时按O2O模式建起了线下店,还为丰富品种而加入生鲜品类,这些抉择迅速让西米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没有风投跟进的情况下悲怆倒下。西米最重要的失误有以下几点:
1、小马拉大车,超出了自身实力。京东早年曾经也玩“重资产”模式,把筹来的钱投入到仓储物流,一度有人嘲笑刘强东为“刘傻子”。然而,事过境迁,京东先进的物流体系恰恰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从这一点来说,自建物流并非不可取。然而,必须注意到,京东是用风投们的钱,而西米却在用企业正常流动的钱,这无疑是作茧自缚。以西米当时的实力,根本不具备做“重资产”的实力。
2、管理跟不上,盈利是难题。西米有35%的毛利率,但去除各类成本,利润率就不高了,如果不能通过风投上市则只有老老实实地提高利润率来挣钱,但可惜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事实上也不好解决,因为行业竞争惨烈。所以西米总结认为,这个市场挣钱很难。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就没有办法了?其实是有的,要么加强管理,拼命地降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仓储损耗、人员效率、费用控制等,省下的就是挣下的;要么玩品牌,走高大上的路线,提升品牌溢价,增加利润点。但西米两者都没有办到,这其实已经不是电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企业管理学的问题了。
3、盲目的扩张,规模不代表效益。西米发现女孩子爱吃零食的同时,也爱吃水果,市场也不小。但有市场空间是一回事,而能不能做得来又是另外一回事。零食属于干货,对仓储物流的要求不那么严,相对好做。一加入生鲜,问题顿时复杂起来,因为生鲜的仓储、物流完全是特殊的,损耗更是惊人,行业内因此有“不看卖多少而看烂多少”的说法。比如,生鲜电商“沱沱工社”通过“零售业的管控+保存设备的提升+配送设备的提升”来降低损耗,损耗率已从之前的34%降到了1.75%以下,从而保障了盈利——与其说他们是挣下的,还不说他们是省下的。但西米网缺乏生鲜电商的经验,这个问题处理得并不好,迅速加剧了经营状况的困难。
但是在西米倒下的时候,三只松鼠却在崛起,并充分吸取了西米的教训:专业,把干货类零食先做好,不要盲目扩张到其他食品;品牌,只要消费者认可,其实价格不是必须一味地低,可以有溢价。
第三个案例:被全产业链困住的“巴山农夫”
巴山农夫的创始人是北大的董生辉,曾经在西藏5100公司工作近6年,业绩不俗。从西藏5100出来后选择了农业作为创业方向,在投资方的支持下推出独特的高山农产品品牌——巴山农夫,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并在北京演绎出不小的行业旋风。但可惜的是,创业团队与投资方理念的不一致,最终让巴山农夫在资金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没有等到调整提升的机会,只能以阶段性失败结束。可以看得出,巴山农夫的出道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一个有经验的团队深思熟虑之后推出的,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发现了一些生鲜电商的门道,比如线上必须与线下的菜市场配合,后者可能更重要;也采取了一些创新性的农产品营销方式,比如“无人售卖”,但在没有足够时间来试错、调整和提升的情况下,特别是资金跟不上的时候,成功是很难的。而从整个项目运作的情况看,也有值得总结的失误。
1、舍近求远,自找困难。生鲜电商玩了这么多年,大家慢慢想清楚了,不要幻想着把一根黄瓜卖到全国去,不是办不到,而是没有意义。生鲜电商天生存在三大问题,一个是压得死人的物流成本,农产品普遍笨重,物流企业只管计重收费,从不管你运的东西本来值多少钱;一个是解不开的保鲜与损耗死结,行业内一般的损耗率是20%,高的40%也有;一个是随时要命的质量标准,大多数农产品是农民生产出来的,各家各户,标准不一,关键时候更有可能“萝卜快了不洗泥”。但巴山农夫一开始恰恰选择了北京作为主战场,而生产基地却远在湖北恩施。这样带来一系列问题,一个是物流成本、仓储成本高企,损耗肯定不低,更有基地与市场运营团队分离带来的管理难题,最终都在影响盈利。所以,目前的生鲜电商,基本上不在全国乱跑了,就地就近社区化已经基本是共识了。
2、步子太大,质量失控。从外行介入农业领域的,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在生产管理上吃苦头,因为农业不是工业,农民也不是工业,农田更不是标准化车间。如果按工厂模式管理,则雇工成本极高,监管成本更高,生产效率却不高,这也是世界性难题,农业根本就不适合集体化劳作,只有家庭经营能干;如果把地分到各个农户分片劳作,又会出现追逐利润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不听指挥,不按标准操作,质量控制很难。巴山农夫的主创团队从非农领域转入,明显在这个问题上预计不足,基地管理成为十分难办的头疼问题,直接影响后续的市场营销。
3、弹尽粮绝,困死英雄。我曾经以《钱去哪儿了?——农业企业的资金之困》一文(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4-3-30/1025272.aspx)专门论述“倒在黎明前”这一农业投资最为悲怆也最为常见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农业与工业的差异所致,重资产、长周期、高风险,必须把流动资金备足了,这个备足的意思是高于工业流动资金储备几倍以上,否则一旦资金链断裂,再好的前景也没有用。可惜的是,巴山农夫依然没有逃脱这个规律。在投资方的主业煤炭与房地产生意不景气后,已经失去对农业项目的持续投入耐心,这个时候巴山农夫的命运就基本注定。虽然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高端农产品在传统菜市场的机会,但已经无法触碰这个可能很好的未来市场了。
三个案例的共同启示
虽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总体看来,还是有一些共性的规律,上述三个案例的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后来者充分借鉴。
一个基本前提:做模式还是做生意?上述几个案例中,虽然都想像到了美好的未来,但最后并没有按理想状态吸引来应有的投资,终于倒在饥渴的资金沙漠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风投与借贷根本上不同。风投看重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要看模式能不能迅速复制,将来能不能上市,投资回报率如何,至于盈利不是大问题。典型的如京东,成立以来基本在亏,但基本不影响各方投资接踵而来,更不影响股票市值节节攀升。而借贷是老老实实做生意,盈利是硬道理,否则老板的钱不能白花,银行的贷款总要还。所以,不要看别的生鲜案例如何吸引风投,而要看自家的生鲜电商是什么路数,如果搞模式,则创新点必不可少,而且要唯快不破;至于做生鲜电商生意,那还是按居家过日子来打算,勤俭节约是法宝。
一个基本常识:专业的事还是专业的人来做。果仔快跑败在了水果的选购与储藏上,这是十分专业的事,可惜团队没有人懂;西米网新增的生鲜业务顿时让井井有条的业务体系问题频出;巴山农夫在基地的管理上进退维谷,十分恼火却没有好的办法。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专业人才匮乏所致。果仔快跑的团队需要一个水果的好买手,西米网欠缺生鲜电商的行家,巴山农夫的基地需要向禇橙取经,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人没有找到。
一条不变规律:电商的问题到最后还是管理问题。现在大家在生鲜电商上的着力点完全在模式上,比概念,比噱头,基本是表演给资本看的,然后再比烧钱。但作为生鲜行业的竞争来说,长远的还是要回归到电商的本质上来,商业的基本规律没有变,管理是硬道理。难以想象,一些电商就靠几页PPT,连一个基本章法也没有,议事之后无跟踪,怎么可能走得很远?创业期可能风风火火,但成长期肯定是管理致胜,西米网、巴山农夫做得大一些后,管理马上成为重要瓶颈。这些都符合行内的一句话:小时靠能力,大时靠管理。
一种生死共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钱,再好的生鲜电商模式也没有办法实践;钱跟不上,再好的明天也等不到。上面三个案例是这样,无数个失败了的案例都是这样。在一个唯快不破的电商时代,烧钱的厚度决定了存活的机率。所以,八大生鲜电商纷纷开始抱资本的“粗腿”,因为资本决定了在激烈竞争中还能跑多远。对于后来者而言,一定需要切记。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本文首发于《电商参考》,发表时标题有变动,文字略有删节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