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211、《论中国》之“瓦解美国”

书评人:张海勤 2014-01-27 22:00 赞[2] 收藏

  

  

   国国内的事情,何以成为美国的心病?这就是美国、这就是老大。1989年之后美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对待他国,他们政府标榜的美国民主的普世价值似乎就要成为现实、成为全人类的价值典范。在中国,江泽民走上了最高领导人的岗位,西方人士一度认为他是个过渡人物。在基辛格看来,这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年份,从江泽民的履历来看,他没有军人经历,和之前的毛主席、邓小平不属于同一类型;在邓小平那里,把江泽民介绍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思想、非常能干。

  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中国自然成为了社会主义的焦点。之前中美联手遏制苏联的扩张野心,两者也从中得到了各自的利益。但是,此时此刻,中国似乎又回到了“社会主义阵营”,西方世界纷纷猜测中国是下一个“苏联”?面对国际形势的剧变,中国新领导人以坚定的态度,告诉美国及西方国家,在中国找不到戈尔巴乔夫。由此为基础,中国在改革方面是先经济后政治,中国不会走苏联的覆辙。中国此时展示的是一种底线的坚持,或者说是防守;而美国及西方的鹰派则继续着自己的胜利高调,几乎陷入了一种“忘乎所以”的狂妄。

  客观的看,比尔.克林顿是一位成功的美国总统。迫于国内实力的影响,克林顿还是在对华方面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以缓解国内的压力。不同的是,克林顿是以国内压力为诱导,循序渐进的和中国打交道,包括后来的对华积极政策。对美国总统来说,这看起来无所厚非,而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高效利用资源。毕竟此时的美国是处于最强势地位,能够与强大的美国继续周旋,并从中拓展自己的空间,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中国新领导人做到了,这就是国内常说的:稳定压倒一切。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从强势中找到对方的弱点。

  在这12年里,中美之间发生了两次大的危机:撞机事件和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这两件事情并在一起看,仍然是源于美国的“胜利”之后忘乎所以。包括后来911、美国人出兵伊拉克,都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做出的过激行为。针对中国的这两起事件,是美国“人为”的狂妄。对于美国来说,以恶报怨,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也是如此,他们让台独分子李登辉以所谓的私人身份访问美国。引起中国极度的不满,中断了高层交往。这可能是美国克林顿政府国内政治的需要?这其实也是一个体制的短板。

  从整个12年来看,美国一直处于“进攻”状态。而“忍耐”则是在稳定的指导下进行的,中国一方面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一方面隐忍了美国的这些挑衅。在江泽民执政的后半期,其领导班子用各种方式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并回应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各种猜测和质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一直被在各种场合提及,这主要是基于中国人多且相对平均水平仍然很落后,发展很不平衡;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仍然很大;第三,中国的崛起不会成为世界及周边国家的威胁。其核心思想是:世界应该从冷战进入和平发展的多元化时代。

  虽然美国这些年处于世界一股独大的美好回忆里,但是,美国毕竟制造了后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现在看来,美国在这十多年里,在高调中失去了应该的聚焦。他们不仅在南斯拉夫肆无忌惮的轰炸了78天,而且在未来国内政治需要的中东方面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克林顿在自己的回忆里《我的生活》里,对拉宾的意外去世大伤脑筋,这都是美国国内政治体制需要赢得选民支持的需要。虽然,克林顿执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其后期效应的911是谁做的责任和2008年经济危机后格林斯潘的被指责,都或多或说说明了以上这点。

  实际上美国和苏联两极冷战几十年已经形成了美国和苏联共同“领导”世界的格局,——不管是共管还是对抗;换言之,美国战后出生的政治精英们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是在对抗的社会环境下思考的。美苏对抗的重点是意识形态领域,具体表现就是核威慑。不能说美国是刻舟求剑的,至少从人性方面来说是这样的。苏联解体之后,中国自然而然成为了美国发展的另外一个极,只是由于中国的综合实力以及中国政府的立场,才导致美国虽然关注中国但是并没有像毛泽东思想中的“独立自主”那样深切关注思考自己的未来。

  直到今天,多元化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共识,美国也默认了这种观点和趋势,他们对自己的老大地位也只能是悄悄的埋在自己心里,不便张扬和外露。而中国现在又是高歌猛进,不仅经济危机不受太大影响,而且政治势力也在稳步扩张;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已经板块化,逐渐以势力范围内的有效协议与美元竞争。随着中国贸易成为全球第一,再加上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速发展的“大部头”,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早晚的事情。有了人民币的强势地位,军事装备的强大是副产品。

  客观的看,美国还不具备领导全球的综合实力,虽然美国依然是世界头号强国。我所说的美国不具备领导世界的能力,是指美国能够凝聚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的实力。而且这种凝聚必须是绝对实力,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心悦诚服的接受美国领导。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的,俄罗斯从来不把美国放在眼里(因为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并不逊于美国、更不愿意屈服美国的压力);中国视美国为“王”,却不认为是不能战胜的;我们且不说那几个反美的国家,就是非洲、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和美国没有“多大”关系。

  中美这十几年是在美国“玩世不恭”的态度下进行的,江泽民执政的后期以成熟的政治理念提出了全球多元化的倡议,这对美国来说是不情愿的客观认知,美国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决定了美国被瓦解的开始。美国承认这个现实,就失去“老大”所拥有的那些资源;如果美国不承认,美国确已经虚弱或者美国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去挣回自己的老大地位。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不得已的事情。中国现在仍然在“敬而远之”的态度里,或者说,中国仍然在独立自主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眼看着人口众多的中国整体快速移动,他们又不能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就像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这其中有个有趣的现象是:伯南克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领导美联储的做法,就像中国这12年对美国的态度一样。只不过,伯南克的美元政策能不能真正站起来还需有客观时间的证明,但是伯南克的战略应该还是对的。伯南克是功成身退,绝对不是无可奈何?也许,“退休”后的伯南克会赢过来更多的个人荣誉?

  至于,中美未来究竟会以何种方式向前进?那些曾经的历史上的大国之间的博弈如何在新世纪的中美之间运作?本书的最后一章“新千年”也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设问及分析。正所谓的,要知详情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2014-01-27*21:46于广州PHcity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论中国

作者:(美)基辛格 著,胡利平 等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迟竹强
  • 个人名片 张海勤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