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文化发展观的树立,必然会对文化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市场和面向群众是一致的,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统一的,是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实现途径”;“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紧密相联的,占领市场和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只有更好地占领市场,才能更多地占领阵地。”……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文化发展观念上的这些重大创新,激励着全党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更加自觉地找准改革的突破口。根源于对不断变化的文化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2003年12月5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高要求的特点,而目前我们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互联网、现代通讯系统等现代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跨国界等特点,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阵地的争夺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