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本来还有一本更全面的《中国哲学史》。这本最初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但从另外一个层面看,本书读起来更为精当和通俗。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可以清楚地见证中国历代哲学派别之间的精神通融,这些哲学流派并非互不关涉,从整部哲学史上看,它们相互感应和继承,粘连和开拓,交相述失补缺。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和人品无不关系着其哲学体系所行的深度和广度。
《简史》可当作一本中国哲学史入门的书,但同时又可常读常新。可以说,冯先生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仍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冯友兰先生说:“中国不象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在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度,哲学便毅然担当起塑造人文精神的历史使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类早日得到这个福分”。
反思当今正在迈向全面现代化的大多数中国人,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为了追求“五子登科”而浮躁地奔波和忙碌着,差不多已经完全迷失了在物质的世界里,岂不令人痛哉?
当我第一次被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引领进入哲学的圣殿时,我发现,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宏扬人高昂的精神,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