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全球华人为之祝贺!作为莫言的老乡、尤其文中多有胶东风情浓郁的气息,我毫不犹豫的从网上订了一本他的力作《蛙》——优惠价25元左右。当当网有规定,超过30元才免运费,所以又买了一本自己喜欢的杰克.特劳特的《简单的力量》。又由于莫言的《蛙》暂时没有货,邮递员“还”是只送了来一本《简单的力量》,到楼下取书的时候,我跟他聊营销的问题:为什么非要买两本才免运费,这样一来两本送两次,运费究竟划算不划算?他说,那就不知道了?
我随手翻了一下《简单的力量》一书,属于精装本,里面的排版比较“宽泛”、而且字体比较大,页数也不多。我自然自语的说,这个书怎么这么少内容,划不划算(25元左右)?邮递员直接说,你看看不喜欢,明天可以给我电话退货;我顺口肯定的说,这本书,我一晚上就看完了;他说,可以呀,你能看完了,明天一早给我电话,我过来取书,把钱给你。
回来后,一会的功夫,也就二三十分钟,一口气就看了一半多,第一感觉就是“想看下去”、第二个是看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心的笑”。直到今天下午才有空一字不漏的看完,感觉还是简单,好像没有看一样;但是感觉确实比较喜欢、也比较轻松。
看完之后,又重新把前面几章及前言部分看了一遍(这是我的看书习惯),还是感觉没有什么;在通篇翻阅了一下目录,几乎涵盖了管理与营销相关的所有问题。与内容简单不同的是,写总序的特劳特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则是把从工业革命(泰勒的科学管理)、管理革命(德鲁克的管理学)、定位革命(特劳特的定位)三个阶段(也称:三次生产力革命)详细的描述了一番,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这三个阶段几乎是把管理者“从技术中走了出来”。
既然,定位是把管理者从“技术”专家赶出来了,那么管理者应该做什么呢?好像有些不自在,甚至颤抖;不做管理,我的职业是什么?我怎么生存?是不是多余了。从书中的简单描述来看,很多人是多余的、更很多的事是多余。多余在哪里呢?多在你不愿意少做事、多赚钱、你不愿意不混饭吃,愿意和做琐碎事一起赚取薪水。当然,这里面有的是有意识的,大多数可能是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来自长期以来的混日子的管理者制定的管理体制、来自于喜欢找借口、找理由的职员和管理者。
为什么看这本书还不停的笑起来呢?原因是作为一个身在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确实像书中说的一样“复杂”,复杂的让人觉得好笑;可,不说不知道,一说你就笑。更能让人觉得可笑的是,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更是做了很多这样可笑的事情。虽然,这些世界级大公司可能在我们心中有相当的份量,但是,他们就是拥有一群精英,却做出了让企业轰然倒塌的事情,书中总结为把事情搞复杂了。
还有得可笑的地方是,一个小企业能够利用简单的、不起眼的做法,超越一个不可一世的世界企业,从而在这大企业头上拉屎拉尿,弄得大企业像搞笑的英国绅士,一头雾水,甚至是滑稽可笑。我觉得最为可笑的是,那些咨询公司做的事情,有的咨询公司为了给企业提供好的服务,把事情搞的事无巨细,而且罗列的非常清楚细致、科学完整,既有战略规划,也有实施细则,这在常规思维当中,认为是了不起的咨询公司,而就是这样的咨询服务提供,却毁掉了一家知名品牌公司,真是花了钱买残废。而且,其中的道理非浅显,你一看就想笑。
说到简单,也不用再讲什么大道理了,因为书中讲到的大道理害了很多人;大家自己看就笑了。制造几十万亿美金国民生产总值的中国巨大成就来自于“改革开放”、成就万科企业来自于王石化”株式会社“为“专业”的住宅房地产企业、成就联想来自于“电脑”、成就奔驰来自于“尊贵”和成就宝马来自区别于奔驰的笨拙的“驾驶”、……
这本书除了“简单”之外,还有一个词“力量”。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聚焦的思想,就是聚焦的能量”,这个“量”肯定是越多越好,想让“量”多起来,那应该是持续的增加(或叫叠加)“相同”的思想或者物质;这个“能”,按照哲学的观点叫做:运动的尺度:“能”和“量”的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能”表示运动的大小,其实也包括了“灵活性”;而与之配套的“量”,就应该是推动“能”运动的力量的源泉。
“简单”与“力量”在此书中是怎么结合起来的呢?作者的本意或者无意是:让我们简单,因为我们仅有的一点力量可能被复杂给抹杀了,或者说我们踩到淤泥里去了。如果把企业看成是一个人的话,少吃点、吃好点,当然身体健康、运动灵活、长寿了。
简单的、重复的做一件属于自己的“事”,就是“定”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