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首次跌破8%心理关口,降至十年来最低点,而在微观层面,几乎所有制造业企业都步入低增长或者负增长,所受冲击远超GDP的下滑幅度,钢铁、工程机械、造船等基础行业尤甚。看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公司,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7月底发布盈利预警,股价下跌19%;中国最大的挖掘机制造商三一重工将其年度销量增长预期从40%下调至10%;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报告其上半年营业利润下滑22%;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及多元化企业中集集团发布预警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5%-75%。对中国制造业领袖们而言,并非第一次接受周期的洗礼,可这一次有所不同。首先持续久。过去我知道冬天过去之后肯定是春天,但今年却不知道冬天有多长。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认为,钢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且看不到短期内复苏的希望。
被誉为最具民营企业活力和行业竞争力的三一集团,多年平均增速68%,即使是金融危机的2008年业绩增幅仍达到50%。但是,今年上半年,三一仅实现了5%的缓慢增长,并爆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三一这样的企业增速下降都如此剧烈,可以想象装备制造行业所受到的重创。一直以来,三一都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代表,它超越常规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制造业不再仅依靠低价也能在全球崛起的样本。面对下滑,经济何时能够反弹?中央政府是否会推出相应的刺激政策?再次成为商界与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按照以往的经验,经济降温之后往往迎来新一轮投资热,屡试不爽,但这条饮鸩止渴式的狂欢之路已难以为继,虽然经济减速仍考验着政府的宏观调控思路,但政府主导型投资已出现放缓迹象。
在过去30年中享受了粗犷式增长红利的中国制造企业,正陷入神话褪色的窘境。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关于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型的呼声就不绝于耳,当时本刊曾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蜕变、死亡、迁徙的故事,而到今日,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正从天空飘落,转型,这个毫无新鲜感的说法,变得现实而迫切。2012年7月—8月,三一、海尔、沙钢、中集四家中国最优秀的制造业公司,它们都经历过市场的惨烈洗礼,都已跳出仅仅依靠低价来获得竞争优势的陷阱,在所在的领域都已数一数二,都依然在强劲的上升通道,然而现在她们都面临领先者的焦虑。外界都在看,在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后的“中速增长时代”,标杆如何适应新的生存法则。
在热映的电影《听风者》中,梁朝伟饰演的街头小混混,虽然是盲人,但天赋异禀,听觉非常敏锐,以此屡建奇功。中国制造业的优秀公司,曾经就是这样的听风者,它们对商业生态有动物般的直觉,然而在这一轮,即使最乐观的人,也承认有迷茫之感,面对未来,他们听到了太多杂音,谁都知道远方必定是朝阳,但必须要摸索通过一条陌生的隧道。
累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获得了全世界公认的高速增长,但我们只不过是追赶型成功,追赶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可以有路标的,有追赶对象的,有模式可借鉴的,当然,再加上中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怎么能不快?在青岛海尔集团总部,张瑞敏感叹,“可如今最大的问题是,路标在哪里?我们将进入一个没有路标的时代。”
追赶。正是高速增长期的代表动作。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2003年三一重工(600031.SH)上市,三一集团销售额仅为40亿元,五年时间在创始人梁稳根带领下,这一数字翻了5倍,提高到200亿元,2010年三一销售额超过500亿,2012年冲刺到1000亿几无悬念。今年年初,三一还以26.54亿元收购了混凝土机械领域的国际标杆企业德国普茨迈斯特(又称“大象”),后者一直是三一学习的偶像。
这些年,基础工业领域的高增长受益于中国粗放发展模式下的投资驱动,尤其2008年后,中国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不仅拯救了摇摇欲坠的房地产业,还迅速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投资过热狂潮,钢铁、机械、船舶等行业受益最大。以中集集团为例,2008年因遇停产和业绩下滑的刺痛,选择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多板块规避周期性冲击。4万亿投资很快让中集上演绝地反击。2010年,中集实现营业收入517.68亿元,同比增长152.82%;净利润30.02亿元,同比增长213.03%,收入与利润规模均创造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中集主营业务收入再创新高,达到641亿元,同比增长23.87%。钢铁行业同样经历了投资造就的高增长。2010年,衰败的钢铁行业走出低谷,产量恢复增长。2008年沙钢销售收入1453亿元,2009年金融风暴肆虐,沙钢仍然取得了1463亿元的收入,与上一年持平。随着刺激政策的深化,2010年沙钢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到1700亿元,2011年则超过2000亿元。就在盛宴之中,很多“听风者”品出了不同滋味,他们担忧周期性风险一旦来袭,自己很可能不堪一击,而沿着原来的路线继续奔跑,则可能跌入断崖,成本上涨、订单流失、融资困难让他们开始思考转型。
知易行难。2012年以来,很多企业仍把业绩的大幅下滑归结于外部市场环境,甚至心存幻想,将经济快速复苏的希望再次寄托于中央政府的刺激政策。中国经济中长期问题的核心,是前30年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现在的经济困难不是经济形势的困难,而是增长方式的困难。今年的所有问题,只聚焦到一个问题上,即究竟是短期的增长问题,还是长期的增长方式调整问题?2008年中国已开始在推动经济转型,却因金融危机而中断,现在重新回到转型的轨道上。四年前,中国经济调整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是解决12个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二是解决工业产品的增加值低端问题。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有代价的,只要是转方式,就意味着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经济增速就会下滑。如今,4万亿投资所造成的后遗症尚未散去,钢铁、工程机械、造船等行业的产能依旧过剩,再来一次大规模经济刺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事实上,即便抛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大势,中国优秀制造企业靠规模制胜的时代也已走向终结。过去几年,实业身负多座大山,而且越来越沉重。税收是第一道重负。如果加上各种收费,实际综合税负已经超过30%。再者是产能过剩。目前,麦肯锡从客户方面获得反馈,企业已非单纯受到国内和国际需求萎缩影响,更多是陷入产业结构性挑战,持续的产能过剩造成很大压力。以钢铁业为例,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而需求在7亿吨左右。
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持续增加。2011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劳动人口在2012年达到顶峰后将开始负增长,用工荒早已从珠三角、长三角蔓延到内地,甚至在河南、安徽等劳动力大省能看到整条街的饭店都在招收洗碗工。至于融资成本,尽管国家规定贷款利率可以下浮,可有几个下浮的?都上浮啊!有哪个能拿到下浮利率的?沈文荣感叹。
转行不是转型。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2008年深受金融危机之苦,本轮经济调整中集也遭遇了业绩下滑,他的应对之策一是在集团内建立多板块,2008年以来中集建立了九个业务板块,在周期性波动中可以保持总体稳定,不至于将全部风险压在集装箱;二是技术和管理提升,麦伯良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很多技术还比较落后,未来提升空间仍然巨大,只要用好管理与技术,“中国传统工业还是大有前途的。”
当然,多元化并不是唯一出路。“我们的很多客户也想从多元化和收入增加方面寻找答案,我们的意见是重点应放在企业运营的精细化方面,比如宝洁的肥皂生产工艺是领先的。”李健表示,美国企业自身发展逻辑比较强大,主要不是依靠经济发展周期来调整自身,但中国企业受政府影响比较大,往往要通过经济周期来实现自身转型。
“中速增长时代”的第二条路径是加速推进国际化。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掀起出海潮,工程与起重机械进出口贸易2004年之前都是逆差,2010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陷入低迷期后,海外的技术与市场就显得更加珍贵。“国际化确实能够给我们拓展事业,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说,如果把客户和市场集中在一个局部,就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据悉,除了收购大象外,它还在欧洲寻找其它机会。
“中速增长时代”第三种路径,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内部的结构变革,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思考更为长远。“未来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会不会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淘汰。”他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企业必须与用户建立动态联系。在他看来,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制造业领域主要特征是大规模定制和无人化。海尔发现在互联网时代,营销的碎片化对企业提出个性化的需求,原来企业的大规模制造必须变成大规模定制的模式,即从原来的先造产品再找用户,变为先创造出用户再造产品,张瑞敏的解决方案是把8万人变成2000个自主经营体,每个人可以像个体小网店一样,像个性化工厂一样,听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大规模定制。其本质是,员工有权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决策,把原来的“正三角”形金字塔式组织倒置过来成为“倒三角”形组织。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假如人们普遍预期市场崩溃的话,那么这种崩溃就不会发生,原因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恐惧感会渗入到市场中来。目前“自我保护的恐惧感”也正在中国制造业中发酵,相信中国大部份企业不会发生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