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周洛华,是前不久的事情,很大原因在于时寒冰在博客中的推荐和周洛华本人“金融斗士”的头号。读他的文章,能给人一种既跳出传统,却又脚踏实地的感觉。即使你不懂经济学和金融工具,但只要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样可以扑捉其思想的精华。周洛华的主要观点,我将其总结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周洛华所有思想的基点,也是他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生搬硬套西方理论的根本原因。他的所有论断都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对中投、国航、东航在资本市场上的巨额损失,他虽然也批评过,但和郎咸平、时寒冰、刘军洛等人不同,他不太赞成“阴谋论”,而是根据唯物论来思考问题。
基本点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不是货币现象,而是生产力现象。通货膨胀,资本将涌向原材料,市场对企业的估值下降,资本市场对那些打算创业、打算应用新技术的人,给出了负面的激励,而新技术应用乏力,经济下滑将导致原材料价格下跌更快,通货膨胀结束,经济运行重新回到正常状态。而通货紧缩则刚好相反。基于这样的认识,几年前他就提出通胀无牛市、通缩造牛的论断。并坚信,只有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才能利用通缩机遇,才能克服通胀危害,发展生产力。这种认识和那些花里胡哨的主流观点最大的不同应在于它剥离了人为附着在通胀和通缩上面那些感性的东西,运用马克思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经济现象。
基本点二: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风险和预期收益决定资产价格。供求关系是经济现象,资产价格是金融问题,用经济学观点去分析金融问题,是非常幼稚的。房地产和股票都是资产,因此决定他们价格的只能是本身的风险和收益预期,而不是流动性和需求,并在多年前就提出“加息将推高房价”、“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房价”、“油价接轨,房价下跌”、“通胀无牛市”等观点。周洛华的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对我们传统思维的颠覆,也是对主流经济学家的“宣战”。但2008年股市暴跌的事实视乎证明了他的论断。
基本点三:股市的基本功能不是融资,而是创造一种通过正向激励机制来提高公司效益,解放生产力。因此,他反对国企在股市上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反对降低上市公司门槛,反对粗放式的增发股票做大股市,提出应该从股市本质出发,改善公司治理,坚强监管,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并建议由专业结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弱化商业银行的投行功能从而降低风险。
周洛华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支持者与捍卫者。他在中国股市灾难性下跌的时候多次呼吁企业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当作核心工作来做,以抵御通胀;并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金融学的思想精华这一观点。如果有人将此解读为他迎合上层的献媚,有辱“金融斗士”称号的话,我相信这是一种误读,我们不妨体味他在《科学发展观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中的这段话,我相信答案不言自明: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以人为本的,只有当人变得有价值了,人的衍生品才有价值。如果在一个经济体中,人不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定是依赖出口和投资的。这个经济体不是“以人为本”的,而是“以外汇为本”的。这个经济体会尽量压低国内的消费需求,通过在国内征税的办法补贴海外消费者,尽可能地压低国内出口企业的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环保和能源等等,最终通过出口获得了外汇收入。这样的一个经济体,是不可能实现内需主导的服务业发展的,因为这个经济体中的人是没有价值的。我特别不希望中国成为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代表,在我看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内需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统一整体的分别表现。
周洛华最近提出的,“新一轮大牛市已经启动”,“全国楼市已进入头部区域”的论断则有待考验。我是一个对经济、金融问题知之甚少的普通人,对炒股票,买房子,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实力,只是平时比较喜欢关注宏观经济学。近年来,通过对包括周洛华在内的时下主流与非主流专家学者们的了解,突然发现,我们所处的时代,确实是一个巨变的大时代,巨变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中国本来就盛产聪明人,但却不擅用聪明人的国家,在今天这样一个巨变的大时代里更是如此。我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本身既缺乏常识,又不愿意独立思考,在对别人的观点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只热衷于他人对某项资产在“某年某月”是涨还是跌,乃至于涨跌各多少这样低级的问题。其实,预言本身是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有价值的是预言背后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因为,经济学没有对错,只有结果。但是预言错误并不代表预言者水平低,因为,预言未来本身就是一项只有赌徒和占卜大师才可胜任的艰巨任务。我希望所有人在验证别人对未来预言的时候,能够在深刻理解他人理论精髓,并关注相关预言实现的前提条件下再来发表看法,而不是只关注“涨跌”本身。我相信,一个有真知灼见,而且对公众负责任的学者,是不会事前模棱两可,事后沽名钓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