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印关系史变迁
中印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印度对中国的态度极为复杂,印度著名学者谭中将这种复杂态度总结为:“怀疑、神往、震惊、联合、竞争、友好、焦虑、恐惧、愤怒、畏惧、敬重、轻视,而首要的是迷惑不解。”
在1947年印度独立之前,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与殖民地印度同样值得同情的弱者,正遭受着西方列强的欺凌,但中国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他一定会再度展现昔日的辉煌。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88年英吉拉。甘地总理访华,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中印是兄弟的友好记忆,也有1962年中印战争的屈辱和仇恨。1998年,谭中主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跨越喜马拉雅鸿沟:印度寻求理解中国》一书的出版,开始让印度对中国的心态变得客观和理性。
目前在印度政府内部对中国的看法具体可以分为三派:一派以国大党为代表,认为中国已构成严重威胁,并抱以高度忧虑,但鉴于1962年边界战争的失败,主张避免同中国为敌。第二派以执政的人民党政府官员为主,一方面笃信均势政治原则,另一方面认为保持同中国对话至关重要,此外还希望学习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经验。第三派最为强硬,鼓吹同中国对抗,大力提高印度的军事能力。
尽管对中国的认识有着巨大差异,甚至根本对立,但印度人普遍认为中国对印度来说至关重要。
总得来说,印度对对华政策还是采用“接触——制衡”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