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心性、鳄鱼脑子与栓象索,它们分别代表走神、被动响应和路径依赖。在蒂姆·赫森看来,尽管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观察、记忆、探寻、想像、求索、解读、评估、判断、辨识、假设、推理等,但很多时候,大脑却是在无效率地“工作”。赫森的比喻通俗形象又不失生动,借由三个动物有关的类比,赫森告诉我们,创新意识并非只有天生,它跟思维的其他技能一样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和开发出来的,当然,人们常常不能卓有成效或富有创造力地思考,是因为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所以,思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会思考,而它讲究的就是如何控制猴子(集中思想)、驾驭鳄鱼脑子(主动回应)以及斩断栓象索(摆脱思维定势)——赫森的新书《不换思想就换人》谈的正是这个主题。
客观地讲,“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译法不是太好,它并没有准确地呈现原书名“Think Better”的涵义(甚至有误导之嫌)。赫森只是在讲“如何思考得更好”或“如何创意地思考”,至于要不要统一思想、统一不成又怎样,他根本未曾提及。要知道,“不换思想就换人”原是营销界的一句名言,说的是销售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因需而变,不能一味地固执己见、墨守成规。尽管如此,这句话却问题多多,例如,“换思想”怎么个换法?原先是什么思想,现在又是什么思想?如果今天换成了,明天思想又变了,怎么办?换来换去是不是“朝令夕改”、毫无章法了?“换人”又是怎么个换法?是换他的官衔?还是换他的岗位?或干脆换他的饭碗?
所以,“舶来”后的书名容易让人误解,以为这是一本领导学或营销学方面的书,而万万想不到它原来事关思维训练、有关学习方法。在书中,赫森基于多数企业、组织中普遍存在的“无效思考”现象,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至少赫森自信以为)的创造性思维模型。
该模型分为六个步骤:第1步,现状如何?阐述了如何探索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如赫森所说,只有找到正确的“问题”,才是开启思维、释放智慧的开始。第2步,什么是成功?也就是要建立起明确的目标,定义可实现的愿景。它包含两个部分,第一就是对问题解决之后的未来进行充分的想像,为的是形成强大激励;第二就是在每个阶段设定可用于评估、检验成果的标准。第3步,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用提问的方式罗列清楚实现目标所需要解决的种种难题。像“现状如何?我要去哪里?”“如何能提高销量?”“如何才能开发更好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最终被归纳的问题可能会有很多,于是就需要有个轻重缓急的判断标准,做到紧事优先、要事第一。第4步,形成答案。很多人会误以为“头脑风暴”才是“形成答案”主要或唯一的途径,但是赫森指出,从认知工具到知觉工具,从音乐到冥想,从视觉到直觉,林林种种不一而足。第5步,打造解决方案。它意味着要从之前的提案、建议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用以执行。第6步,调配资源。在这一步,要找出落实前一步所形成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行动和资源。在过程中,要不时地回顾模型中其他的步骤,以便检查、复核已经进入项目计划的那些假设,确保对“成功标准”的准确理解。
不难发现,赫森的创意思维模型其实脱胎于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同样的目标确定,同样的步骤分解,同样的绩效评估,同样的回溯修正。他在书中也曾引用德鲁克的“知识经济”一说,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正如他写道:“更富创意的思维能力很快就将成为公司和个人能够追求的最显著的竞争优势。更富创意的思维能力将决定一切。”这也即是说,赫森倡导的思考模型其使之“证成”的先决条件基于二点:第一,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时代转型;第二,知识工作者的崛起和现代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愈加依赖。
虽然赫森为我们贡献了颇具操作意义的思考模型,让创意和思维的改善不再止于口号。但话说回来,寄希望于通过一本书来从此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那不亚于痴人说梦。因为每个人都有独有的思维方式,是个体经验对世界、对社会、对内外环境的一种认识和反馈。它自然会受到成长经历、知识背景、价值伦理、道德标准等因素的约束和指引,很自然地,也因此有相当的局限性。而按照赫森的观点,思维(方式)可以被改变,思想(内容)可以被改造,这就等于说,原本难以言状、不可琢磨的思考方式将被模块化、程式化和系统化。尽管出发点看起来不错,终究是为了更卓有成效和更富创造力的思考,但“善始”一定就能得到“善终”吗——毕竟,要“千人一面”、“约定俗成”的思考谈何容易?
【美】蒂姆·赫森:《不换思想就换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定价36.00元。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