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华尔街日报不仅仅是讲故事

书评人:黄河 2006-05-11 20:14 赞[0] 收藏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读后

 

“《圣经》是如何写出来的?”

“如果彻底学会了《圣经》的写法,是否能够写出另外一本《圣经》来?”

1000个人问这个问题,大概会有1001个人(包括提问者自己)会给出同一个答复:“白痴”!

然而,在被奉为“金融市场圣经”的《华尔街日报》面前,所有的记者和编辑都毕恭毕敬地低下了头,小心翼翼地搜寻着关于其写作技巧的蛛丝马迹——道理很简单,我并不想写一本《圣经》,只是想比坐在隔壁桌的那个家伙写得更好一些。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似乎就是这样一本秘籍:它开宗明义地告诉我,“我们”都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有最基本的要求”——给读者讲一个故事,并且“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就这么简单!

五年前我在一家周刊干活时,一篇关于电力改革的报道怎么也通不过。以苛刻出名的主编在我面前叹了几次气后,便把我和那篇“不可救药”的稿子发配给了部门的头儿处理。头儿拿着稿子又找到我,“你到底想写什么?”

我怀着满腹委屈呱啦呱啦说了半个小时,末了头儿突然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不像跟我说的那样去写呢?我又呱啦了大半个小时,大意是如何如何非得这么写不可,头儿叹了口气,自己拿着稿子回家改去了。

又过了很久,一位哥们在网上的一句话突然让我悟到了点儿什么。他说在写作时要做到“心中有你,眼底无他”——按我的理解,这大概是说在写作前要心存读者,但在写作过程中却不能够受到读者的“干扰”,进入真正的“自我写作”状态。

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结尾,作者这样写道:“所以,这本书想要强调的最关键内容,实际上是记者的态度,记者对自己、对读者、对那些打断他们谈话的陌生人的态度。如果记者无法摆脱这些陌生人,因为他害怕冒犯他们,如果他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去迎合一屋子的人,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再多的写作技巧和策略都无法帮助他。他将永远无法在他的新闻作品中留下他个人的印记。在充满了担忧的土地上,永远生长不出风格。”

对于我的那段尴尬经历,再没有比这段话更准确的描述了。

我们不是不能把报道写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不是故意忽略读者——恰恰相反,有时候恰恰是因为太在乎那些潜在的读者:那些被采访的对象、那些负责审稿的编辑和主编、甚至那些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的“读者群”,就象一个边界模糊的“紧箍咒”,让我们在一次次因为害怕冒犯而进行的自我审查里,把文章写得越来越枯涩。

要学会为一个人,而不是为一群人讲故事——这是我在书里得到的启示之一。而正如本书结尾所说,只有当你改变了写作的态度后,书里的技巧和策略才有参考价值。

会讲故事的记者必须要有胆量,因为“如果说有些记者不会讲故事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那么还有一些记者完全是被畏惧所击败。”

布隆代尔所看到的那种记者实际上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他们聪明、机智、思维敏锐,在普通的新闻报道中也表现得非常出色,但一旦遇到复杂的重大报道时,却显得缩手缩脚,文章内容也显得呆板而拘谨。就连布隆代尔自己也长期面临着这一因“畏惧”而带来的困挠。而他的解决办法是,承认“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并不是在打造一个完美的圣杯,我并不用去迎合所有人的胃口。”

这种对自我的清晰认识,加上对《华尔街日报》深刻的理解,使得布隆代尔能够指出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就是对《华尔街日报》模式的崇拜。

“事实上,试图改变自己来取悦编辑和主管的想法是超级愚蠢的。”布隆代尔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华尔街日报模式”,好的讲故事模式已经被记者使用了好几百年,而过于注重编辑口中的术语,如“核心段落”、“高潮段落”、“重锺段落”的结果,是记者把故事的元素当作了五金店里的部件,内容成了形式的奴隶,“记者写出来的每一句话感觉都像是绞肉机里压出来的一样。”

按照布隆代尔的说法,编辑绝不会因为记者不拘一格、敢于打破常规而耿耿于怀。他们在面对一篇拘谨平淡的稿子时,会问的不是记者为什么稿子不像《华尔街日报》,而是“你为什么没有更像你自己一些?”

对于一位初学者而言,布隆代尔的这些说法或许不像书中提供的采访和写作技巧那么实用。但是我坚持认为,这本书不适合作为新闻的“入门指导”,这不仅仅是因为书中提供的许多技巧,只有在有了相当的采写经验后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奥妙;也不仅因为特稿本来就是新闻写作中的“高端品种”;更是因为本书所提供的理念与“态度”,对于已经形成写作模式和惯性的成熟记者来说,具有难以替代的“点化”作用。

正因为是针对成熟的记者和写作者,因此书中并没有对《华尔街日报》成功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例如业界总结华尔街日报成功的三要素:权威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中,前两者是依赖于报纸本身对财经领域的深入报道与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的。

忽略了这一点,只关注书中提供的种种操作技巧,恰恰可能陷入作者一再强调必需避免的“形式化陷阱”。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圣经》之所以成为《圣经》,是因为它的形式恰到好处地承载了经文中传达的内容。《华尔街日报》也一样,“讲故事”是一个包装精致的礼品盒,真正的宝藏还得打开盒子才能看到。

以为《华尔街日报》的成功仅仅在于讲故事,恰好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叫做“买椟还珠”。

 

《华尔街日报》使用指南(第六版)——当代金融实务译丛

作者:[美]莱曼 陈键 冉华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8-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