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佛教从汉末传于中国,至唐朝达到鼎盛。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佛教,将它的地位置于儒教之前,并提供巨额资金,调集全国佛教界的精英人士,全力支持玄奘法师完成了佛经翻译工作。女皇武则天登基后,更是信重佛教,竞不惜万金之躯,以弟子礼,跪迎神秀、慧安等高僧。由于历代君王推重、礼敬佛法僧“三宝”,所以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大都精通佛法,如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虽是俗家弟子,悟境不在一般高僧之下。他们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佛经中汲取的灵感。他们将禅的空灵和诗的意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铸就了各自艺术生命的辉煌。不仅文人学佛,高僧也同样学文,所以大唐二百余年,涌现了众多诗僧、画僧,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至宋代,佛教不及唐朝鼎盛,但佛家文化仍很繁荣,文人学佛、高僧习文的风气仍上追前代,如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等大文学家、政治家,都精通佛学,并跟高僧们酬诗说偈、论佛斗禅,过从甚密。不仅如此,影响明清六百余年的理学,也是在大量吸收佛家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理学的几位主要代表人物,如周敦颐、程颢、程颐、王守仁、朱熹等,无不精通佛理。
到明清时期,佛教开始逐渐式微。至今,真正懂得佛家文化的人已经很少了。
一种值得王维、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等大才子终生喜好的文化,自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实际上,真正精通佛法的人,观念障碍远比常人少,智慧则远比常人圆融,因而做人做事的境界更高,创新能力也更强。
对当代中国人来说,读书条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获得书籍的便利程度更是远胜于以前任何时代,如果不学一点佛家文化,就像看着一座宝山而不识一样,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