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喀麦隆:自然概况: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西接尼日利亚,东北界乍得,东部和中非、刚果(布)相连,南与加蓬和赤道几内亚毗邻。面积475 422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54千米。
全境大部分地区为高原。中西部喀麦隆火山山地多锥形火山体,一般海拔2 000米。喀麦隆火山海拔4 070米,是全国最高峰。西南沿海和北部有平原。河流、湖泊较多。河流均源于高原中部,四面奔流,构成近似辐射状水系,富水力资源。萨纳加河为第一大河。
西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为赤道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8℃。年平均降水量2 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年达9 000多毫米,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自然资源丰富。有铝矾土、铁、铀、金、钻石、铜、石油等矿物,但开发很少。森林面积约占全国40%。水力资源约占世界水力资源的3%。
人口民族:人口1 390万。约有200多个部族,主要是巴米累克族、富尔贝族、芳族、贝蒂族、俾格米族、杜阿拉族等。
约有200多种民族语言,但都无文字。各部族都使用本部族的语言,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
居民信奉拜物教(45%)、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35%)、伊斯兰教(20%)等。
经济文化: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素有“中部非洲粮仓”的美誉。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1%。有薯类、高粱、稻谷、芭蕉、可可、咖啡、棉花等多种农作物。正常年景可可产量居世界前列。北部畜牧业较发达,阿达马瓦高原是非洲最大的养牛区。 工业水平在黑非洲居前列。有电力、炼铝、炼油、锯木、纺织、农产品加工等部门。旅游业正在兴起,境内景观有“微型非洲”之称。
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长约4.9万千米,占运输总量的85%。铁路长1 115多千米,窄轨。有少量的水运和航空运输。
主要出口可可、咖啡、木材、原油、铝制品等。主要进口工业设备和企业消费物资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德国、美国等。
普及教育,儿童入学率76%。有雅温得第一大学等6所大学和3所工艺学院。主要报刊有《喀麦隆论坛报》、《团结报》等。喀麦隆新闻出版社是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均为国家所有。
旅游指南:杜阿拉:全国最大港口和城市,经济首都。大部分工业集中于此。地处大西洋沿岸,是西非重要航道和海运中心,港口可停靠万吨油轮,还有专运香蕉的码头。城内古老的非洲区保持着传统风貌。
布埃亚:西南部旅游城市,位喀麦隆火山的东麓,海拔约1 000米。城市掩映在绿树和繁花之中,到处流水淙淙。在此登高可观看喀麦隆火山。
丰班:历史名城,位于首都西北部。名胜有护城沟、巴蒙苏丹宫及陵墓、丰班历史博物馆、清真寺和教堂等。巴蒙文字是惟一由黑非洲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对研究黑非洲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昆巴:西南部小城,是可可、香蕉、棕榈仁、橡胶的集散中心。市区高处有火山口湖,湖区山水秀丽。
维多利亚:喀麦隆石油开采中心和著名旅游地,濒几内亚湾,风光秀丽。在此可眺望喀麦隆火山;还可以在美丽的海湾里荡舟冲浪。热带植物园里有1 500多种植物和大批的鸟类。
喀麦隆火山:最著名的旅游地。火山海拔 4 070米,有4个火山口,气势雄伟。本世纪内曾爆发过5次,1959年的一次规模最大,前后持续了1个多月。最近的一次爆发是在1982年。
瓦扎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园,位于境内的北部,分森林和草原两部分。每年的6-11月是观赏动物的最好季节。园内主要动物有大象、长颈鹿、狮子、羚羊、水牛等,这里还是鸟类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