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株总相宜”。自古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为了扬长避短,美化容颜。人们用化妆对面部和五官进行修饰,同时通过服装、首饰等装扮出良好的形象,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魅力。
化妆,在中国古代称为“香妆”、“妆点”、“妆饰”。从历代仕女图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在化妆方面非常讲究,尤其对眉部的妆饰非常注重,甚至成为“女子”的代言词,如《诗经》中的“螓首蛾眉”,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宛转蛾眉马前死’’等。都以蛾眉描写古代妇女的容貌。唐朝时期,由于经济发达。生活富足,妆容浓艳的特征可以显示出其时代的繁荣鼎盛:宋代出现了“瓦肆”、“勾栏”等供说唱艺术和戏曲表演的场所,在勾栏中所设的化妆场所,便成了历史上最早的化妆室:到了元代。随着戏曲艺术——元曲的昌盛,其化妆艺术成为了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美容化妆不再是宫廷、官宦人家的专利,各种美容化妆手法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皮肤保养在当时已成为时尚。据史料记载,慈禧是美容护肤的典型人物。为追求皮肤的白皙细嫩,用贡米磨成香粉。用鸡蛋清制作面膜,玫瑰花瓣榨汁制成胭脂等,并以种种手法进行辅助按摩。从而达到容颜不老、延年益寿的效果。
国外的化妆起源于古埃及,人们常说的“埃及艳后”克丽佩托娜是化妆史上的代表人物。古埃及的化妆品和化妆术传入到古罗马后,受到了贵族妇女们的推崇,她们用牛奶、面包和美酒制作面膜,用鲜花和蔬菜所提制的天然色素作为配方来修饰面颊与嘴唇,当时贵族妇女的女奴被称做“化妆女”。可见其化妆的重要地位。古希腊人有崇尚人体艺术和面容美的传统,面涂香粉,口涂朱砂,还用一种特殊的香精烧成黑灰来描画眼影,他们还发明了整护头发、养护皮肤、修甲等许多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