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东方治理学

作者:熊春锦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
个人简介
熊春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慧智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 育文化基金总顾问。2009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授予“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称号。2014年,先后被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等机构主办的第十一届教育家大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的2014中国教育家年会授予“教育创新先进个人”和“2014年度中国教育领袖人物”荣誉称号。 主要著作:帛书《老子·德道经(熊春锦校注)》、帛书《黄帝四经九宫版》(注音版)、简帛《五行经》释解、《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智》、《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礼》、《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东方治理学》、《中华国学道德根》、《国学道德经典导读》、《道德复兴论修身》、《道德教育贵修身》、《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医学》、《太极修身》、《幼儿教育概论》等专著,以及《黄帝四经·道法》、《老子思想在当代》、《五德益智养生》等音像作品。 主编著作:《德道行天下》(丛书)、《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上下册)、《小篆入门指导》、《小学经典读本6+1》、《德慧智经典诵读操作指导手册》、《德慧智教育辅导答疑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方法与实例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国学经典读本》、《中华德慧智经典楷篆对照本》,《幼儿经典诵读教师用书》、《幼儿徒手操I 》、《 慧性图文画册 》、《甲骨文慧画·诗词篇》、中华德慧智教育经典读本系列等。
内容简介
“治”字的本义,是水名。篆书的“治”字,是治水的象形,含有治水、整治之义。“治理”符合水之性,通过顺着事物天然具备的文理而整治,顺应其本身的能量动势趋向进行正向性的疏导,随圆就方,直能就曲,从而引导事物顺应先天客观规律而归正,这就是治理。 中华民族祖先们中的圣悊们,早在五千年前就在与生命之水和自然之水的交融中,创造了东方的治理学。 亘古以来,东方文化就是整体观、系统论,面对万事万物,都是以内求的态度,从自身出发,内圣外王、内成外就地来认识世界、治理一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悊学观,是象天法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黄帝修身治理学思想的核心是法道,是效法天地自然大道的规律,遵守大道的法则,内圣外王而修身,修身明德而治世,顺天应人而治事,人与自然和谐创文明。 《黄帝四经》的中心思想是建立符合大道的文化生理学,揭示离道失德成因的病理学,创立内圣外王、修身明德正善治的治理学,修身治世,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正善治理常道,以修身明德通于大道。 中国有文字记录的文化历史历时五千年之久,2500年以前在周朝之前是慧识悊学大道文化时期,在秦汉之前则是智识哲学德道文化时期,秦汉期间是轴心时代转折期的尾声,此时诞生的则是意识哲学的道德文化的时期。 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大道文化、德道文化、道德文化的时代变迁,形名变化,但是始终不离大道,悊学思想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治理思想内容,但是,数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给现代人准确把握治理思想的根源增添了巨大困难;将治理思想和方法的精华汇总提纯,用现代语境进行系统化阐释和论述,则较为罕见。而这正是当前时代之所需。 《东方治理学》学说体系中,对治理学说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宗旨规矩进行了系统构建,对治理体制与机制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说,是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系统地丰富和发展了治理学说。 进入21世纪第四个五年期,治理一词成为社会热点。很多人认为治理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概念,对治理的概念,治理与管理、治理与法治、治理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实际上,治理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治理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学说之一,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我们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远离了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在当前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趋势下,当务之急就是对治理学进行学术上的寻根探源和理论上的系统总结,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治理学诞生在修身治理获得人文“内文明”, 对地理文和天文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需求而形成。东方文明早期所诞生的是治理学,是无为治理与有为治理,无为而治是治理学中最高尚的追求,无为而治体现了黄老文化治理思想的特点,而不是管理。治理学的目标是实现天下为公,“以百姓之心为心”,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荣。 中华民族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屹立于世界东方五千年没有湮灭,虽然灾难深重,但是一旦实现了传统道德根文化的复兴,占领了修身治世的文化高地,在物质文明重新跻身世界前列的支撑下,精神文明就一定会重新崛起,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盛世,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在世界的东方! 治”字的本义,是水名。篆书的字,是治水的象形,含有治水、整治、修治之义。“治理”符合水之性,通过顺着事物天然具备的文理而整治,顺应其本身的能量动势趋向进行正向性的疏导,随圆就方,直能就曲,从而引导事物顺应先天客观规律而归正,这就是治理。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的父亲鲧治水时,只知道用堵的办法,还不惜从天庭盗取息壤下来,捏成一个个的堤坝,然后用慧识的创造力将其放大进行堵水。结果,越堵反而水淹得越厉害。而大禹治水,采用的是疏泄的办法,这刚好符合治水的规律,所以大禹治水最终取得了成功。 治理学,是本性之识(性识)与右脑慧识以及左脑智识三元合一,以“中气以为和”进行疏导、引领和运用的一种修身明德的学问。在修身生理的治理学领城而言,就是对生命细胞DNA基因中,以质象形态存在于空白片段上的无为治理生理基因进行完整的“唤醒”,重新唤醒性识、慧识所主导以及运用的道德意志力、天下大公的意志力,恢复“少私而寡欲”的群体意识。全面“予善信,正善治”于后天意识与后天智识,重新建立后天有为智识和后天有为意识行为绝对服从无为治理法则秩序的生命形态和社会形态。正如老子所言,实践修身明德,进入“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以后,天下为公的群体意识和意志力在身内以及社会中出现,无为治理统帅有为治理,这就是一部人间绝学。 苏联的科学家在研究人的DNA时,发现有大量的片段是空白区域,而这些空白段中有一部分恰好就是接受音波的受体区段,人类的声音、音乐能引起这些空白片段上的信息发生丰富的变化,具有量子纠缠效应中的感应穿越效果,能够很明显地收集各种各样的声和音,在片段上面产生连锁反应和集约性变化。在十年前有些科学家还认为这些基因片段没有用,都是垃圾,可以切除,孰不知,假如真切除了,对生命危害将是巨大的,因为这些片段上镶嵌携带的,正是黄老文化中所强调的“无”态存在,是无为而治的信息和各种质象的受体。这一段基因根本不能切除,它们是有象而无形的物质的载体,质象性地存在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这一点虽然人们在目前这一阶段里,还难以用仪器去准确地捕捉和发现,但是非常可喜的是,人类已经越来越接近这一领域了。高端的物理宇宙天体学、高能物理学等等,都在逐步地接近揭开人类有象而无形的那个世界里面的奥秘。科学界的这一发现,从一个侧面证实着,中国古圣们通过修身治理生命进人质象域以后,所观察到的景象描述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其中的奥秘,人类的科技方法还暂时无法全面揭示而已。 无为治理与群体大公的基因,全都仍然存留在人类DNA基因片段之中,只是处于休眠和废用的状态,需要人类主动采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修身方法,将它们重新唤醒。如能令其复苏,重新进入生命的治理过程中,以无为而治统帅有为而治,有为而治绝对服从无为而治,就是修身的成功。人的个体生命是社会群体结构的细胞,大批个体生命对自己身国的修身成功,道德以及大公“群体意识”的形成,则必定出现内成外就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古代的道德根文化思想当中,只有圣人之治的治理学,崇尚的社会治理学是无为而治,并且完全建立在修身治理学的基础和前提下,而并没有单独的管理学。中国的治理学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建立,能够将西方的管理学非常自然地包括在自已的学说体系之内,是一种慧智共运的学科。管理学只是内圣外王治理学当中“外王”的一个子系统,属于有为治理中的一部分。 管理学与治理学之间的分野我们必需明白。治理学是以无为而治为体,以有为而治为用。“内”与“上”是以无为治理为核心主体,而“外”与“下”是以有为而治为法用。管理学具有明显的有为而治的特征,属于后天有为而为,具有明显的后天人为干预性,因此管理学只是属于治理学中有为而的一个分支系统。中国传统道德根文化系统中,由轩辕黄帝所创立的法道文化,就是世界上时间最早、系统最全面、内容最丰富、揭示最深刻、论述最详细的治理学。黄帝法道文化治理学的思想,全部都包含在《黄帝四经》的一万一千余言之中。《黄帝四经》的治理学思想,是严格遵循修身治理的原则,对大道天地自然规律,以及法则和秩序进行明确揭示,严谨地依照天地阴阳、日月躔度①总规律的度、数、信而确立治理学。因此,我们研究讨论治理学,继往开来,在继承上一定要把握住对《黄帝四经》的反复长期诵读。只有将这一部充满天人合一思想的修身治世的经典教科书,认真地学习并理解通透,融入意识与智识之中,才能在治理学的“开来”上具有收获。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平均分5
已经有1人对此书评过分
新书快递
谁在关注这本书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